首页 > 常识参考 > 顾剑棠,顾剑棠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成就堪比千里眼、顺风耳!

顾剑棠,顾剑棠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些成就堪比千里眼、顺风耳!

来源:致毓参考网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总共新增59位院士,其中包括著名科学家顾剑棠。

顾剑棠,自幼聪颖,早年入读复旦大学物理系。1981年,顾剑棠赴美留学,和徐光宪一起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两人发明“光纤陀螺”,成果刊登于美国科学杂志,轰动全球。此项成果改变了惯性测量的技术路线,大大推动了全球光电技术的发展。1995年,顾剑棠加入MIT工作,成为第一位获得MIT工程师教授称号的华人,被誉为“光电学泰斗”。

自1999年回国以来,顾剑棠坚定地选择融入国家科技发展的大局,实现科技报国。他带领团队攻关多个重大课题,如超精密惯性系统、微重力探测技术、空间交会与对接等,推动我国光电、微纳卫星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此外,他还是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院长、国家双创人才,带团队开发的环形激光陀螺等各项科研成果均为我国光电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顾剑棠的成就已然得到了广泛认可。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授予其工程师教授荣誉称号;2005年,国际惯性技术协会授予他“卡尔·里斯滕贝里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成为该奖项历史上最年轻获奖者;2017年,被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如今,顾剑棠之名,已然成为光电技术发展的代表。他的入选,不仅仅肯定了他本人的成就,也是对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份褒奖。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