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容量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断的提高存储容量也是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从最接近物理极限的硬盘到闪存,存储容量经历了许多变迁。下面就来看看存储容量的发展历程。
在以前,磁性硬盘是存储数据的主要手段,它通过磁头对盘片上的磁性区域进行读写,而磁头的精度和盘片的密度则限制了磁性硬盘的存储容量。在追求更大存储容量的需求下,人们开始使用磁带存储。这将大量数据以卷筒的形式存储起来,提高了存储密度,可达到PB级别的储存。
但是这样的存储方式需要相对复杂的系统实现,而且需要更长时间的读写速度,所以在互联网和多媒体数据爆发的时代,最终的收获者就是闪存。闪存的技术创造了大规模数据存储新的可能性,应用已经涵盖了手机、相机、固态硬盘等多种领域。闪存可以实现随机访问,读写速度更快,存储效能也更好,而且使用更加方便。
未来,存储领域仍将取决于新的存储技术的发展。如CD、DVD等光学存储介质具有超高的存储密度,但是无法实现大量数据高速写入,并不适用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因此,未来的存储技术可能会往更高容量、更方便的方向发展,如5D存储、DNA存储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流行起来,而闪存也将不断完善,成为存储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和潜力巨大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