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中国,时间的统计其实是非常有一套的。通过历法和八字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甚至每一刻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历法时”。那么在古代,人们是如何通过日常的生活来感知和使用这个“历法时”的呢?
在读书人们普及的比较早的唐代,有一个叫“五更”的制度:每日子夜(即晚上十二点)前后,鼓声便响三遍,称为“天折”。接下来,“鸡鸣”时分鼓声便奏响,夜已经过去了三更。到了“平旦”(大约清晨四点钟),又称为“破晓”,鼓声响起,“晨裹”已经结束。到了八卦山除夕夜,鼓声直到天明,象征欢迎新年的到来。
当然,在很多古代的文献记载中,如《史记》、《汉书》等,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围绕时间的记载:如每日黄昏钟声响起便称“暮鼓”,日出时分称“旦礼”,午间鼓声称“晏鼓”,日落后晚间鼓声称“夜鼓”等等。